第 109 章 内阁

建宁三十七年,冬,太子萧易伙同河东太守宋吕洋残害皇子案东窗事发,朝野震荡。

宋太傅与百余位清流文官当朝奏对,以萧易不忠不孝、不足以为天下表率为由,要求废黜太子之位。

又有太学翰林院学子联名上书,认为太子对幼弟动手,毫无仁爱之心,不可胜任天下共主。

建宁帝是位长寿的君主,在位近四十年,如今已是耳顺,身体江河日下,而萧易恰逢春秋鼎盛,他在朝中揽权一事本就惹了建宁帝猜忌,如此一来,更是容他不得。

于是皇帝与内阁六部商议良久,最终一道圣旨废黜萧易太子之位,又因着皇后求情,改立萧易为宁王,幽禁王府,无诏不得出。

随后六个月中,建宁帝拉开了一场对太子党羽浩浩荡荡的大清洗。

雪片般的供词卷宗飞往刑部、御史台与大理寺,各部门长官的书案堆积如山,私吞银钱、谎报账目、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桩桩件件抵赖不得,建宁帝摔了好几方玉玺,东厂锦衣卫倾巢而出,朝野上下谈东宫而色变。

等一切尘埃落定,朝中臣子已换了小半。

同年春,一皇子萧绍入主东宫。

建宁帝担忧他品行纨绔,不堪重任,刻意将人安排到御书房,每次批改奏章、面见下臣,都要萧绍在旁听,学着治国理政,而让他惊喜的是,小儿子天资绝佳,还一改往日习气,仅仅听了几月,便能将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就连宋太傅看萧绍的眼神也古怪了不少,不时捏着胡子嘀咕:“老夫真看走眼了不曾?”

但其实,萧绍还是藏拙了。

前世做了那么些年皇帝,萧绍早就驾轻就熟,他恰到好处的拿捏了“浪子回头”“纨绔悔改”的情节,一步一步,从青涩稚嫩转为成熟的君王。

如此数月后,平静的宫闱再次被搅乱了。

建宁三十八年冬,皇帝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这位在位近四十年的君主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将手中事务尽数甩给了东宫,幽居宫内,开始拜佛修道,安心养病。

萧绍并不意外,前世他父皇也是这个时候离开的。

建宁帝并非生病,而是无疾而终,走的还算安宁,他如今已六十有余,将近古稀之年,在大乾的所有君王中,算是长寿的了,故而当这一天真的要来临,父子一人都还算平静。

萧绍入宫更勤了些,每日同建宁帝一同吃斋用饭,终于,在前世他记忆里的这一天,建宁帝在萧绍和皇后的陪伴下闭上双眼,溘然长逝。

萧绍同礼部商议了谥号下葬等问题,而后在百官朝贺之中戴上十一旒冕,登基为帝。

足足比前世早了六年。

一朝天子一朝臣,萧绍这厢刚刚登基,他父皇的总管太监李德全便请辞了掌印之位,在萧绍面前躬身俯首:“陛下,您看着掌印,是戚公子……?”

自打萧绍入宫,戚晏也搬了进来,和萧绍住在一处,时常出入御书房,比前朝宠宦

还有得宠,可萧绍却没给他任何身份,李德全拿不准怎么称呼,只能叫一声戚公子。

萧绍:“他不做掌印,我另有安排。”

戚晏真不知道安排是什么,他只是跟着萧绍,安安静静帮他批奏章,小事戚晏自个决断,大事要事则挑出来给萧绍过目,还工工整整的写好了评语,如此一来,萧绍的工作量比前世小了一倍不止,头也不昏了,腰也不痛了,也不过劳了,他甚至有时间在批改间隙,撑着脖子观赏戚晏。

俨然将他当成了名贵的观赏植物。

小探花现在没名没份的,也没个具体职位,他穿着宫内的宦官服侍,黑发规规矩矩束在三山冠里,一身纻丝青素衣,外罩玉色素纱,腰用一指宽的腰带束了,恰好勾勒出腰线,坐在那里便青竹一般,此时垂首写画,一节脖颈柔顺地垂下来,又被领口牢牢裹住了。

萧绍:“换件衣服吧,小探花。”

戚晏头也不抬:“嗯。”

萧绍:“不问我什么衣服?”

戚晏恰好合上一本奏章,便问:“什么衣服?”

萧绍:“这个。”

他推来一件竹青色的长衫,配有玉簪玉禁步,甚至搭了把扇子,分明是儒生打扮。

戚晏一愣:“这时宫内,不能这样打扮。”

萧绍:“谁说要在宫内?”

他不由分说,将衣服推了过去:“今年春闱,你要参加。”

春闱便是科举的会试,算算时间,离现在不过半个多月了。

戚晏握着毛笔的手一抖,便在奏章上拖出长长的墨线,他慌忙用纸擦拭,放好晾着:“陛下说笑了,我怎么好考科举?”

别说他已经考过了,便是如今宦官的身份,也无法和举子们同席而坐了。

萧绍:“你不考,戚平章要考。”

戚晏眼皮颤抖,如同被控住了咽喉,连呼吸都停住了。

片刻后,他才从嗓子里艰难地拧出几个字来:“……什么意思?”

萧绍:“老师送给你的字,你不想有人叫吗?我之前这样唤你,你分明很喜欢的。”

戚晏立在桌前,一动不动,手指揪着袖口,几乎要将外衫揉烂了,才挤出微笑:“陛下,于理不合。”

“这皇城之中,我说合礼就合礼。”萧绍从衣衫中翻出文牒,推给他:“喏,我给你都弄好了。”

戚晏垂眸去看,是封盖着官印的文书。

“戚平章,并州人士,建宁三十七年于并州泰安府乡试中举……”

他看着那薄薄一页纸,握笔的腕子便抖了起来。

戚晏考过科举,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这是封身份证明,说并州人士戚平章是举人,且有资格考进士。

考了进士,今后入翰林院也好,入六部或是外派地方也好,总归是在文臣之列,有资格说一声以文载道、辅佐君王、匡扶社稷,而若是天资出众,或许还能登阁拜相,在青史某页,名正言顺地留下姓名。

少人一生所求,不外如是。

戚晏捏住笔杆,几乎要将竹节折段,他抬头看向萧绍,一眨不眨,像是在分辨这是不是一个玩笑。震惊、错愕等情绪在脸上一闪而过,最后化为浓浓的希冀与请求。

萧绍想:“如果这只是一个玩笑,他一定会很难过的。”

他甚至能想象那样的小探花,他一定会失魂落魄,死死抿唇,将所有情绪压下去,然后一身不吭地继续批奏章,可是眼角的那颗泪痣,却会像泪水一样瑟瑟颤抖。

光是想着,他就心软了。

于是萧绍收回逗弄的想法,将衣服往前推了推,碰到戚晏发白发青的手指,让绵软的布料触碰他的皮肤。

萧绍轻声道:“我答应过,让你入阁的。”

虽然皇子时萧绍也说过这话,但他素来喜欢逗人,戚晏从未当真,如今亲眼看见这文书朱印,才知道他是认真的。

他真的用了平章的名字,伪造了身份,桩桩件件,都打点好了。

戚晏张了张口,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

沉默,长久的沉默。

戚晏靠在书案边,缓缓闭上了眼。

胸腔中有种酸涩的冲动,分不清是快意还是苦痛,是迷茫还是委屈,那感受攥住了他的心脏,抑住了他的呼吸,过分鲜明,又过分强烈,似乎有什么积压已久的情绪冲出阻碍,破土而出,让他连基本的体面都难以维系。

一时间,戚晏头晕眼花,纸上的比划扭曲变形,他文采名列一甲第三,却读不懂那上面的几行文字,更不知道它写了什么,戚晏的手也抖的厉害,薄薄一张纸重若千金,竟然无法将它拿起来。

他有些分不清这是现实还是梦了。

萧绍用手碰了碰他的脸颊:“……平章?”

这一声像是唤回了他的神智,戚晏深吸了一口气。

许久之后,他忽然开口,哑声道:“陛下……可以听我说两句话吗?”

这话很奇怪,还挺不守规矩,远不是一位宦官应该对君王说的,但戚晏脑子里一团乱麻,不经思考便说了出来。

语调很轻,还带着鼻音。

萧绍心中微痒,像被什么挠了一下,他在戚晏身边坐下:“你说吧。”

戚晏垂下眸子,轻声开口:“我小的时候,父亲还没做官,他买不起京城的房,我们一家寄居在京城南边山上的寺庙,从山顶往下看,可以俯视整个皇城。”

“那时我骑在他脖子上,父亲他指着皇城某处和我说,‘那是天下读书人最向往的地方,只有最出色的读书人能出入其中’,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内阁。”

“我问父亲:‘最出色的读书人,该有多出色?’,我的父亲哄我,说:‘像我的晏晏这么出色的读书人,长大以后一定能进。’”

“他说他从小愚钝,不如我这么聪明,他不求进内阁,只想做个清流御史,两袖清风,为民请命,不求青史留名,只求无愧此生……”

说到这里

,戚晏微微一哽,声线发抖,又很快平复下来,再次道:“他说,入内阁这件事,要交给他的儿子,那时,是我第一次知道内阁。”

“我就问父亲,如果我以后真入了,有没有奖励?那时我特别爱吃京城同兴堂的糕点,可那糕点昂贵,母亲不舍得给我买,我就央求父亲,说如果我真入了内阁,我能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今天吃梅花糕,明天吃桂花糕,全部吃上一遍,日日不停?”

“我的父亲仰天大笑,说到了那时候,他就把同兴堂给我买下来,还要带上母亲回老家,给祖坟上香。”

“我就问他,为什么带上母亲,却不带上我呢?如果我入了内阁,不该带上我吗?”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那时候你就走不开了,你是君王的左膀右臂,是治理天下的人,天下又那么多重要的事情等你决断,祭祖这种小事,交给父亲和你母亲就好’”

戚晏抑着嗓子,说话断断续续,若是一般的君王大概是没空听内侍将这些有的没的,但萧绍只是安静地坐在他身边,安抚地摸着他的脖颈,既不评论,也不打断,任由他继续往下。

“后来我读书开蒙,父亲的官越做越大,他领我去见宋太傅,说那是本朝大儒,天子老师,我在他门下学习,那么多个弟子,宋太傅最喜欢我,他总是捻着胡须,说‘此子的资质,以后当入内阁。’”

“我也觉得,我当入内阁。”

“我不及弱冠,就中了探花,论文采,天下读书人,我名列第三,当科状元比我大一十三岁,榜眼比我大十七岁,若是同龄,我就该是天下第一。”

“论资格,我的父亲是当朝御史,我的老师是当朝太傅,我是天子老师最出色的学生,我若入不了内阁,谁能入内阁?我若不配入内阁,天下谁配入内阁?”

“可是,可是……”

可是一朝风云变换,他再也没有这个资格了。

他不甘,他怨恨,他委屈,到最后,所有情绪焚烧殆尽,只剩下死寂一般的空茫。

说到这里,戚晏便无法说下去了。

萧绍轻声叹气。

他伸出手点在小探花的眼角,碰了碰那颗泪痣,抹掉欲坠不坠的一点湿意,将文书塞进他手里:“拿好了,搞丢了我可不帮你搞第一份了。”

戚晏偏过头,在指尖蹭了蹭。

他像是已经昏了头,脑子混沌无法思考,只凭本能,便自然又眷恋地靠了上来。

萧绍不知为何,飞快抽回手,故作轻松的岔开话题:“还有,只是给你资格而已,要是你考不过,考不好,我可不会放水的,要是昔日探花这回跑到一甲三甲去了,甚至名落孙山,你就不要想内阁不内阁了,乖乖给朕回宫来当总管批奏折,听见没有?”

“还有,你也得和一般考生一样,先去翰林院,再去六部,或者外放历练,资历到了,才许进内阁,这一点我秉公执法,如果你没达到要求,我可不会捞你的。”

他一番插科打诨,戚晏缓过来些,轻声应了:

“……嗯,不会丢,不会名落孙山,给您当总管,也不用捞。”

竟是将上面的话一一回复了。

萧绍:……◣_[(”

他拍拍小探花的肩膀:“东西收好,衣服换了。”

积压已久的情绪一经释放,像是胸腔中的巨石终于移走了,戚晏缓缓平复呼吸,将文书折起,贴身收好了,而后他拿起衣服绕入屏风,将外衫衣裤一一换了。

戚晏在萧绍身边养了一年多,总算养回来了些,不如以前消瘦,他将青衫一拢,再配上暖玉,便显得修长高挑,文雅清贵。

萧绍将人从头打量到尾,满意道:“不错。”

他在戚晏腰身上流连,忽然想:“现在抱起来应该不会硌了。”

这念头一冒出来,萧绍自己都吓了一跳,他明明花花公子惯了,这时却莫名心虚,只咳嗽一声,移开了视线。

戚晏顺着他看向腰身,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当年白银案,先帝本想判我全家凌迟的。”

萧绍嗯了声,看回来:“是,他当时气的发昏,什么法子都想的出来,好在宋太傅和一众清流文官拦住了,这才没实施……你好端端的怎么说这个?”

他狐疑地打量戚晏:“你想和我翻旧账吗?”

戚晏却摇头笑了:“您说笑了,怎么会,倒也没什么,只是忽然想到了。”

他垂眸看向这一身打扮,都是极好的布料,柔软的棉布包裹着身体,暖洋洋的发软。

他只是想起那时,虽未凌迟,留了这身皮囊,他却浑浑噩噩与和凌迟无异,是具骷髅般的行尸走肉,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具荒芜的枯骨,居然也能长出了新的血肉。!

推荐阅读:

狼王总裁,娇妻兽宠若惊 小人治宋 奇陵异墓 神显天地 我真的是渣受[快穿] 完蛋,我被渣女包围了 打造文娱 重生证道,从退婚渣男开始 一咬定情:异能萌妃,抱一抱 戏水流花 灾变之内测玩家 仙武豪侠传 九云乱 掠夺计划[综] 绝剑江湖之浪剑传奇 帝君盛宠:百变小毒后 大国军工:打造最强侧卫 白会干正事的巴巴托斯 大夫今天回万花谷了吗[综武侠+剑三] 苟在仙诡世界 悠悠田野记 全能小兽医 听心声后被炮灰团惊呆了 秦始皇养儿手册 永恒仙狂 道主战记 重生七零前妻这次别想截胡江阳宁盼儿 我做主播的那些年 重生之再嫁 枭主的枭宠:一品村枯 银货难两讫 娱乐圈之天才人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