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前往宽街中医院

小老头儿继续解释道:

“按理说棒子面的确是黄色的,那都是上等的玉米粒磨成粉,还要筛掉几遍粗颗粒,再加上一些小麦粉,看起来细腻松软,蒸出来的饼子特别好吃。

可那样的玉米面就只能算是细粮了,现在吃不到喽。

你瞧这颜色不对,这是因为这棒子面在加工的时候,是把玉米粒和玉米芯一起磨成粉,就成这样子了,算粗粮。”

林三七有点惊讶:“玉米芯?那不都是烧火的吗?”

其实林三七不知道的是,玉米连同芯子一起磨成粉在2023年也有,不过那都是喂猪的,根本不是给人吃的。

有个中年妇女也笑呵道:

“玉米芯可不止烧火,还顶饿,你瞧本来一斤玉米粉,现在可以换成四斤棒子面,够家里吃上两天了。这年头有得吃就不错了,谁还指望吃白面馍馍?”

林三七挠了挠头,心想既然到了这个时代,有些生活常识最好问问清楚:

“那,什么样的粮食算粗粮?”

估计来买粮食的中老年人也闲,大家乐得逗逗这个南方来的公子哥,于是原来那个老大爷继续科普道:

“这说出来可就多了,反正除了大米和面粉,其他都算是粗粮,比如红薯、杂豆、南瓜、棒子面、高粱米什么都算是粗粮,总结一句,都是不好吃,难以下咽的。”www.djyru.com 枇杷小说网

林三七心想,这些食材放后世,可不就是养生食物嘛,这风水真是轮流转啊。

有个老大妈补充道:

“实在不够吃了,就去郊外挖野菜,打槐花、榆树叶、萝卜缨子、包菜根,这些都是可以吃的,不过吃观音土是没有的,咱们这四九城也不产这玩意儿呀。”

呵呵呵~~~

周围人都笑了起来,显然是苦中作乐。

林三七也跟着傻笑,笑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早上东安市场那琳琅满目的各种食材,以及那些饕餮食客们。

金采凤已经从粮站里出来了。

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本子,上面写着《北平市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还有一扎粮票。

“七仔,看,这可是你吃饭的家伙,看完了阿妈帮伱收起来,没有这粮本,以后你可真要饿肚子了。”

林三七拿过粮本看了一下,又拿起粮票研究起来。

他之前已经在电脑上百度过粮票,那都跟放小的人民币似的,印刷精美,可是1959年的粮票却很粗糙。

不仅纸张很粗糙,印刷也很粗糙,估计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印刷技术还比较落后吧。

粮票又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林三七这种小市民只能分到地方粮票,出了四九城其他地区是不认的。

如果是全国粮票,再加上一张介绍信,一本工作证,那真是走遍全国都不怕。

看着这粗糙的,毫无技术含量的粮票,林三七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个邪恶的念头,怎么也压不住……

林家母子从粮站出来,拐了几个胡同就到家了。

金采凤放下肉和蔬菜,又领着儿子朝宽街中医院走去。

宽街中医院,其实正式名称叫:首都中医院。

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公立性质的专业中医医院。

院址就设在美术馆后街,此地位于元、明、清三代皇城外东北角,紧靠皇城。

宽街中医院原址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四子允祕的诚亲王府,可想规模之宏大。

当初成立宽街中医院的时候,是将四九城30多位有名气的,开私人诊所的郎中都集中起来,成为了国家单位的职工。

(不允许私人买卖,当然也不允许私人开诊所了)

可是仅仅只有四九城一地的郎中,并不能显出新中国首家中医院的重视。

这可是样板工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于是中央又向全国各地发出了征集令,要求每个省都要派名中医前往首都工作。

林苦参是东广省有名的伤寒病医生,李景明则是东广省有名的中医骨科,于是被选中,在两家人自愿的前提下,这才来到了北方支援首都。

北平四大名医,施今墨、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

除汪逢春先生在49年病逝,其他三位全部都进了宽街中医院。

中医八大主流学派、全部都有最顶级的中医师坐镇,拿出来一个个都是“大国手”的水平,甚至每个中医师都有自己的独家秘诀。

这么形容吧,这时期宽街中医院的技术实力和临床水平,那绝对是“空前”的。

后来几十年的中医发展也证明了,59年时期的宽街中医院也是“绝后”的。

因为到八十年代初,那些名中医,有绝活和秘方的大国手,几乎都死了。

绝大多数名老中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都没能留下传承,那个年代要么无人可教,要么没人敢学,非常可惜。

而中医这门学科不像西医,可以系统教学。

中医如果没有师父领进门,没有上千年的经验做支撑,靠自己拿着一本《黄帝内经》去悟,那是悟不透的。

从大取灯胡同往东走,出了胡同口左拐弯就是宽街中医院了。

林三七是怀着好奇的心情,有一种旅游者的心态跟在母亲后面。

走到中医院门口,林三七发现无论在哪个时代,医院都是最繁忙的地方。

哪怕1959年这个最困难的时期,宽街中医院里还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金采凤一一给小儿子做着介绍:

“瞧,这儿是药房,从这里过去就是你二哥所在的针灸科,咱们往另一边走,这边都是坐诊大夫的门诊,你老豆和大哥就在这边工作。”

林三七一路走过去,发现每一间诊室门口都围满了病人。

看这些病人的衣着,有些是中山装,胸口别着一支钢笔,应该是新时代知识分子;

有些则是男的西装女的旗袍,显然应该是老派知识分子或者资本家。

别怀疑,这个时候还是有资本家的,公私合营呀,解放前的资本家虽然不参与经营,但股权分红还是照样给的,所以这群人不缺钱。

不过真正的衣衫褴褛的穷人似乎很少见……

推荐阅读:

脑洞列车 死后的世界——真苦 末日来临?无所谓,我有小姨子!唐海张雪妍小姨子 人生重来 补刀影后[古穿今] 退婚后在爵爷怀里肆意撒野 这捕快不仅强的离谱,还是诗圣? 长生魔经 文娱工作者 王牌悍妃,腹黑邪王的绝宠 妃难从命:傲娇王爷请自重 带着学生去修仙 我是机器人我是夏先生 快穿:主神花样撩夫 海贼为了身份证的我直播未来 大唐:开局熊孩子,举报亲爹李二 空空传 欲钓[电竞] 婚途末路:沈少请止步 重生之美妻名媛 冒牌大帝 快穿之坑文的作者你别跑 跟班:开局保护反派后妈陆云 比邻 我在西游当昏君 我,大秦太子,开局融合瞎子剑客 重生之包子女的平淡生活 总裁劫色·老婆,拒婚无效 哑娘有空间荒年不愁苏南熹夜清羽 怦然星动:校草们的迷糊丫头 萌妃拒宠:九皇叔,不要! 还是会想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