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 Chapter65

Chapter65一更

圣诞节前期,伦敦比往日冷清了些许。

各种俱乐部挂出了休息中的通知,沙龙与酒会也多数都暂停了。人们纷纷返回家乡,度过这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

不过,总有人无法提前一周休假。

比如邮政总署,加急会议一轮接着一轮开,探讨究竟该以哪种图案为第一版邮票。

只剩七天就要在伦敦几大报刊上公布结果了。

象征英国的动物狮子、威斯敏斯特宫、大不列颠岛屿等等,这些都被纳入了最终角逐范围内。

每一种图案都有支持者。吵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不可开交。

争吵不仅发生在邮政总署。

十一月末,另一场争执刚刚落幕。

皇家学会的新会长选举结束了。

今年春夏,前任会长提出离职开始,对于继任者的人选就在会内引起轩然大波。

被前任会长内定提名的萨塞克斯公爵奥古斯塔斯·弗雷德里克,不是改革派系认可的人选。

改革派坚持认为唯金钱论的学会丧失了科学性,新的会长应该是科学家才能肃清风气。

为了促成目标,改革派在这大半年内不断游说。像是六月的两校船赛宴会上,也派出了宣讲团队。

一则则有关皇家学会陈腐不堪的分析报告,持续在下半年在学会会议上提出。

最后,改革派说服了约翰·赫歇尔参与竞选。www.jmske.com 冬瓜小说网

约翰·赫歇尔,今年三十八岁,是知名天文学家。

其父威廉·赫歇尔发现了天文星,是恒星天文学的创始人。

姑姑卡洛琳·赫歇尔也是著名天文学家,一直是威廉最得力的助手。

可以说威廉在天文学上的成就,离不开妹妹卡洛琳的帮助,而卡洛琳获得了英国皇家天文学的金奖章。

约翰毕业于剑桥的圣约翰学院。

在父亲威廉死后,子承父业,重新校验了父亲编制的双星星表,以此获得了天文学会的金奖章。

“赫歇尔先生原计划要离开英国,去非洲好望角进行观测南半球的天空,弥补他父亲威廉爵士在天体观察上的空缺之处。

威廉爵士从德意志来到了英国,他一直观测的是北半天球,以及南半天球上不太南的天体。”

今天,是「伦敦星空俱乐部」今年的最后一次活动。

这个俱乐部聚集的多是天文、数学、物理爱好者,其中半数都是皇家学会的改革派。

布兰度受邀而来,正听着知名科普作家玛丽·萨默维尔正向讲述上个月末的皇家学会新会长选举过程。

玛丽·萨默维尔苦笑,“是我们耽误了赫歇尔先生的出海行程,更给他带去了一些名誉上的质疑与损害。”

约翰·赫歇尔同意代表改革派参选皇家学会会长。

这让他必须承担各项改革工作,势必会延缓去南半球观测

天体的行动。

这个决定也给他招来保守派们的非议与诽谤。

说他忘恩负义,他的家族受到英国皇室赞助支持颇多,怎么能与公爵殿下来同台竞争。

尤其此次选举的意义非常,它是改革与保守两股势力的猛烈对抗,约翰怎么能成为这个领头羊。

玛丽·萨默维尔:“如果选举获胜,赫歇尔先生的付出还能说颇有意义,但很遗憾我们失败了。11月30日,111对119票,赢的人是公爵。”

布兰度:“八票之差,只能说是以微弱优势获胜,足见角逐非常激烈。

换一个角度看,学会内部支持改革的人数近半。诸位此前的努力没有白费,改革思潮虽然在本次选举中看似失利了,但一次失败不意味着之后不会成功。”

玛丽·萨默维尔:“话虽如此,只是……”

只是难免失落遗憾,因为很多人以为这次可以赢的。

玛丽·萨默维尔:“十月邮政改革提案被议会迅速通过,十一月中旬议会重新就扩大解剖尸体合法来源的问题投票。

终于,捐赠尸体、死于救助机构无人认领的尸体也都能被合法解剖了。从明年一月新的《解剖法》生效,持续几年的尸体之争也得到了解决。”

接连两次改革者的获胜,给了皇家学会改革派极大的信心,万万没有想到最后的结果事与愿违。

玛丽·萨默维尔向布兰度发出今日邀请,正是因为前两次改革提案通过都有这位的幕后身影。

“恕我冒昧一问,小班纳特先生,您对学会的选举结果有什么看法?”

布兰度明白学会改革派失败的原因,三连胜是保守势力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

邮政改革是被丰厚利益驱动,获得了邮政总署的大力支持,同时借助了隔壁法国的七月革命之风。

新的解剖法在几年拉锯战后终于通过,与木乃伊复活事件牵扯出的「伯克帮」被突袭式一网打尽相关。

多起数量庞大、耸人听闻的尸体走私案告破,那狠狠打了保守派的脸。

去年上议院驳回尸源合法化的提议,而实施了加大刑罚力度的决议。在暴利面前,严刑威慑力却失效了。

如此一来,只能从源头解决根本矛盾——合法尸体极其少与医学研究日益增加的解剖需求。

布兰度:“皇家学会确实需要改革,第一步改变入会制度,以才能论而非钱多者进。那才能让它恢复最初成立的目的,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主。

然而,诸位没有让保守派充分意识到改革的迫切性。

新邮政问世,因为邮政总署持续亏空,财政部也极度不满。

新解剖法出台,www.youxs.org,严酷刑罚也遏制不住,已经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皇家学会的改革没有这种火烧眉毛的危机感。科学精神的流失,它造成的伤害是缓慢显现的,无法让保守派察觉到迫在眉睫的利益受损。

以我

的拙见,既然新会长已经选出了,何不尝试着说服新会长弗雷德里克公爵,让他主导学会的改革。

尽管他不是科学家,但不一定就是旧制度的坚定固守者。而且要做好准备,这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布兰度点到为止,不再多说了。

玛丽·萨默维尔若有所思,直接“策反”新会长,倒是不错的方法。

细细回想萨塞克斯公爵的年轻时的行事作风,不说他是一身反骨,也是不怕与王室对着来。

主张废除奴隶贸易、议会改革等等,多是倾向于自由派的理念。

尽管公爵是被前任保守派会长内推为继任者,但谁能说他在接任后一定会代表保守派的利益。

“谢谢您的建议。”

玛丽·萨默维尔也适时换了话题。

“今年的最后一次俱乐部活动,大家准备聊聊外星人话题。听说法国那边有新动向了。瞧,保罗准备好要讲说了。”

“女士们,先生们。”

保罗站到了讲台前,“在1830年走向尾声之际,让我们就以「外星来客」来庆祝圣诞。最新消息,三天前在巴黎郊外,博士霍尔丹完成了缩减版「冯·利特罗计划」。”

话音一落,绝大多数人都热情地鼓掌。

“好!霍尔丹博士勇于实践。”

“上帝啊,是我落伍了。最近没怎么看巴黎新闻,霍尔丹具体是怎么做的?”

“什么时候能在撒哈拉沙漠做出完整版召唤阵?”

人们显然为此消息感到振奋,兴致勃勃立刻发表了观点。

什么是「冯·利特罗计划」?

布兰度庆幸自己日常多种报刊,哪怕很多新闻与自己有“代沟”,她时不时会被炸一炸三观认知,但也能充分认识到了19世纪初期的各种思潮。

上辈子生活的时代,当人们被问起如何看待与外星文明接触?

得到的回答多是“黑暗森林法则”、“不要回答”。

19世纪初期的情况完全不同。

「冯·利特罗计划」是奥地利天文学家约瑟夫·冯·利特罗提出的一种联络外星文明构想。2

在广袤的撒哈拉沙漠,挖出形似沟壑纵横的几何图形壕沟。

然后往里面倒入海量的助燃油,在某个夜里将其一把火点燃。熊熊火光直冲天际,说不定就被天空中的外星文明接收到了讯息。

人站在地球大气层之外,能不能看到沙漠大火?

如今人们不是不想这个问题,而是不会想得那么多。

这个年代的人类飞天方法只能坐热气球。

载人热气球所达到的高度虽然看不到地面发生小火灾,但能看到森林里的特大火势。

正因现实技术能够达到的飞行高度不够高,插着想象的翅膀才能不受拘泥地胡乱飞翔。

布兰度做不到。

有时候,某些知识成为常识认知,反而会限制假想力。

当见过了月球、火星、太阳系的真实照片,主观上就不会把那里描绘成与地球相似的生态世界。

这就是“代沟”。

布兰度不会因此嘲讽如今的天文学家们,反而心生羡慕。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多么奇妙又伟大,是如今的幻想才推动了将来的科技进步。

当然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实验也有很多,比如俱乐部里正在说的巴黎远郊火焰召唤术。

保罗给不知情的会员们介绍了具体情况。

“博士霍尔丹在巴黎空旷的郊野,用稻草布置出了一个精妙的巨大五芒星阵。五个角上分布着不同的数学几何图形。

12月15日,夜间23:30,他带领团队在稻草堆上浇上助燃剂,在零点到来时点火。这一把火持续烧了一个小时,或许不久的将来就会传来好消息。55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俱乐部许多人纷纷点头。

显然,如今人们对外星文明持乐观态度,而不是后来的外星入侵论。

一个人感叹:“有生之年,我也许能等来天狼星的朋友,见证《米克罗梅加斯》成真。”

另一个人说:“哦不。米克罗梅加斯太高了,我可不想变成小矮人。”

布兰度:还好,这本书她在这学期刚刚看过,不至于像个傻子一样压根不知人们在聊点什么。

《米克罗梅加斯》是伏尔泰写的。

她必须承认,之所以会读这本书只是因为作者的名气加持,否则也不会在图书馆众多藏书中选择了它。

概括地说,此书写了两个外星人来到地球的故事。

一个是天狼星人米克罗梅加斯,非常高,身高约四五千米。

另一个是土星人,他就矮了些,不到两千米。

两个外星人到了地球,宛如进入了小人国。

布兰度看了这本书,它的宇宙科幻部分较少,而更多是关于社会认知、哲学观点的思辨。

身在1830年,它时却不能说它不是科幻作品。

伏尔泰笔下这个故事的结尾,两个外星人是离开地球了。

米克罗梅加斯留下一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人类,说里面写了宇宙的真相。

当巴黎科学院众人打开它时却发现书页全是白纸,一个字也看不见。

布兰度想着故事剧情,天外来客给出的是无字天书,这何尝不是对宇宙认知的一种解读。

不过,此刻俱乐部说的不是伏尔泰书中侧重的哲学问题,而是谈着是否真的会遇上地外来客。

有人说:“我支持威廉爵士的火星暗海论。”

布兰度默默翻译,这里说的就是刚刚提到的天王星发现者威廉·赫歇尔。

上个世纪,威廉·赫歇尔用望远镜观察火星,看到星球表面明暗不一的模糊景象。

他提出了一个观点,明亮区域是陆地,阴暗区域是海洋。火星与地球说不定有相似的生态结构,换句话说就是存在火星人。

有人讲:“我还是支持月球人先来找我们。开普勒《梦》里的场景说不定是真的。还有《颅相星游记》,坐着气球登月后,发现了古埃及的后裔。”

布兰度:!

很好,渐渐步入知识盲区了。

开普勒在十七世纪,创作了《梦》,说的是在梦里飞往月球,从另一个星球视角认知宇宙的故事。

对,就是那个搞出了开普勒三大定律的开普勒。

布兰度没看过《梦》,只知道大概。

书中,月球总是面向地球的那一面叫做萨勃伏尔伐,背对地球的一面叫做普拉伏尔伐。

这两者永不相见,而地球人被月球人叫做“伏尔伐”。

月球人似乎在月食、日食之际,有特殊力量穿梭在地月之间。

至于《颅相星游记》,听名字就知道是近年的新书。

近年,欧洲兴起了颅相学。简单地说,是看一看脑袋的模样就知道这个人的品性。这书的内容,她是真的只字不知。

接下去,俱乐部成员的讨论越来越热烈。

多是在畅想外星文明的模样,等外星人来到地球后,要怎么接待它们?有没有可能在它们离开时,搭便车也去天上旅行一番。

各种被提了出来,从17世纪的故事开始。

不只是往天上走,也有去南极、北极、神秘海岛、地心等等。

布兰度全程保持微笑,不时认真点头,像是赞同某人观点。

事实上,全程脑中回荡一句话「没文化,真可怕,是我读书少了,一句话也插不上。」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她闻所未闻。

今年圣诞节回家不干别的,这就去把欧洲与科幻沾边的书籍都借来,重新做一下功课。

12月22日。

埃里克踏了返回巴黎地下迷宫的路程。

这次来伦敦转一圈,先是去看了齐普赛街222号。

布兰度买的房子果然不同寻常,竟是被上任房主扒光了墙纸。自己也是第一次瞧见这么“干净”的房屋买卖,必须要重头装修。

最终表示等圣诞假期结束给出准确答复,是不是接下这个设计工作。

一旦接下,说不定会听到布兰度提出设计需求——在伦敦金融城的闹市区打造出一栋“机械小楼”。

埃里克没想好是不是要满足布兰度的恶趣味,决定视自己的心情而定。

然后,等来了一件令心情愉悦的事。

在他离开伦敦之前,居然发现B先生向联络点加送了一份包裹。

打开,是圣诞礼物!

精美制作的月球纯银摆件,背面刻着「探索永无止境」。

随包裹附上一张卡片。

圆圆的字迹,写了一行简洁的祝贺词:

「幽灵先生,愿您圣诞愉快——与您同在地球的B(不必回礼,我离开伦敦了)」

埃里

克捧起了小小一只纯银月球。

他宣布,这是二十二年以来,即将度过的最愉快的圣诞节。

B先生送给他圣诞礼物了!

这还不是惊喜,什么是惊喜呢?

为什么是月球摆件?

很好理解。

B先生描述了两个人一起站在地球上,哪怕相互从未见面,但一起沐浴在月光下的场景。

——这一定表示了他愿意两人一起欢度圣诞,在月光下欢歌起舞、饮酒作乐。

阳光明媚。

埃里克仰望天空,仿佛透过太阳看到了月亮。

这会懊悔不已。

自己明明准备了一套华丽宫殿的微雕模型作为圣诞礼物,但左思右想之后决定今年先不送了。

没见面,担忧B先生不喜欢收礼,也担忧B先生对模型没兴趣,那样一来反而降低了两人之间的友谊默契度。

埃里克:他错了!就该送的!至少是表达了友好心意。

布兰度也离开了伦敦,带着一车两百年以来的科幻相关书籍,圣诞节要读完它们。

不知道幽灵先生能不能深刻领会「月球」摆件的奥义?

圣诞节千万别闲着,喝什么酒,唱什么歌,跳什么舞,一起读书啊!

看一看各种离谱故事,瞧一瞧17世纪到19世纪的神奇脑洞。从月球人到各星球的外星文明,总有一款能令你瞠目结舌。

布兰度:她倒要看看,是不是有故事能够成真。!

推荐阅读:

少年总裁之风起校园 一步升魔 九叔:我,独臂,镇世刀圣飞天不败金身 反派总裁抓我做老婆 惊悚:小祖宗怨念大,百鬼手心捧 三国之小君子 李明宇沈子昂 豪门霸爱:老公,轻点宠 我的故事会 快穿之大佬拿了渣女剧本 覆夜盛宴 离婚后渣爹总想和我抢妈咪 锦绣侬田 总裁,先有后爱 兼职勇者,主业魔王 乱金阙 我在诸天当up主 无限之我和主角有个约会 宫略,强后升级录 时空探求者 轮回乐园之狂猎血影 请你牵着我的手 苏辰苏婉儿不败 网游之骗神 前妻的日记 纯洁关系 百年争战林则徐伍绍荣 颠覆众生:魅颜狂傲女皇 弃女兰草你被扫把星附体了兰草丰收 阿拉德领主 总裁的嫩妻狠暴力 祸乱深宫,爷的挂牌毒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