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Chapter136

番外1

1835年9月1日。

又是一年开学季,今天的伦敦天空格外晴朗。

随手买一份英国著名杂志《泰晤士趣闻早知道》,八月刊登载了「圆圆橡胶公司」的报道。

吸人眼球的大幅图片,不是手绘画,而是照片雕版翻印。

这张照片是史上第一张人物照片,拍摄了一位车夫正驾驶着装备精良的马车。

从顶部雨棚到四只车轮,还有车夫脚蹬一双雨靴都入镜了。风雨交加中,马车畅通无阻地行驶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

——“圆圆橡胶,耐热耐寒不开裂,你值得拥有。”

一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概述了一年多前在英国异军突起的圆圆橡胶公司。

话说之前的橡胶产业,尽管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就将天然橡胶带入欧洲,但其后两百多年一直没有被欧洲人重视。

直至18世纪末,欧洲对天然橡胶的商业运用,仅仅停留在将它制作成为橡皮擦。作为文具,它广受好评。

进入19世纪,西欧城市化加速,大量的人口流动推动了交通产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坐马车出行,防水布料成为生活必备物资之一。

雨衣、套鞋、防雨棚等等,这些新型的橡胶制品被发明制作了出来。

然而,始终有一个棘手的问题让橡胶商业化的市场停滞不前——生橡胶制品遇热易、融遇冷易裂。www.jmske.com 冬瓜小说网

最初发明橡胶防水雨披的英国人麦金托什利,没能解决这个难题。

后来投身于橡胶制造业的商人们,也对此束手无策。报废率高,成了橡胶制品的负面标签。

两年前,1832年的夏季,更由美国本土的橡胶制品引发一轮华尔街股价暴跌事件。

如今,人们无法想象有朝一日能坐在家中通过网络获知大洋彼岸的讯息,甚至看到宇宙太空的变化。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多是通过参加各种社交聚会的当面交谈,或阅览各种书籍报刊获知讯息。

因此,别看纽约与橡胶产地亚马孙同在美洲,但去华尔街买股票的那些人,不如英国伦敦马车夫了解橡胶制品的性能。

防水雨衣的商业化起于英国伦敦,它的缺点在高温与酷寒中早就暴露了出来。

美国商人跟风进入橡胶销售领域,在产品制造技术上没有突破,却能使用天花乱坠式的虚假宣传。

利用相隔大西洋的信息差,也利用如今大众科学认知混战的混乱性,美国数家橡胶公司蓄意隐瞒产品缺陷,号称突破了西欧没有的橡胶制作技术,试图在华尔街上市融资捞一笔大的。

如果再早十几年,想在华尔街圈钱的意图尚难实现,因为181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才正式成立。

在1825年,伊利运河耗时八年建成,让美国西部与东海岸得以通过水路相连。

商品运输成本骤减为原先的1/20,而运输时间

比以往节省了2/3。纽约的繁荣由此开始,演变为美国最大的经济中心。2

这种经济效益怎么可能不让人狂热追捧运河股票,由此形成了华尔街史上的第一轮大牛市。

投机狂潮开始,在股市大热后,还有几个人能客观理智分析,做一份详细背调再去购买股票?

美国数家本土橡胶公司就是抓住了这一波华尔街的牛市狂潮,试图圈一大笔热钱。

新奥尔良幽灵割头事件,就是为了掩盖美国橡胶制品事实上不曾改进的品质缺点。

来自华尔街的调查员,发现一大批新奥尔良橡胶公司所产的天然橡胶胶鞋由于夏季高温导致鞋底部分融化,全部报废而被埋进土坑里销毁。

一旦让这个消息传回纽约,没人会继续看好新兴的橡胶业,融资计划就会流产。

于是有了一个精心编造的幽灵杀人谎言,却被杰克游学团踢爆了。

其后,华尔街橡胶相关股票一路暴跌,破产者不计其数。

美国橡胶业也随之陷入寒冬,因虚假宣传被吹捧起来的新兴行业被打回原形。生橡胶的缺点完全暴露,那也或多或少也影响了欧洲橡胶业的发展。

去年春天,即1835年四月,圆圆橡胶公司在橡胶行业大势低迷时期,在英国伦敦成立。

很快,让橡胶业拨云见日,重现发展希望。

圆圆橡胶用前所未有的橡胶工艺,推出了如今世上没有的高质量橡胶产品。

摆脱了生橡胶的固有缺点,不再因环境温度而轻易变软变硬,可以一直保持稳定的弹性。

最初,人们持怀疑态度。

相似的宣传话术美国橡胶公司用过了,后来证明是骗局,还把一大波投资者坑得血本无归。

距离上一轮华尔街橡胶股大跌刚刚过去两年,凭什么相信圆圆橡胶有了技术上的突破?

就凭布兰度·班纳特这个名字,代表了求真务实的科学进步性。

圆圆橡胶使用了布兰度研发的橡胶硫化专利技术,突破了以往数百年间生橡胶的属性困境。

如果说布兰度在天文学与矿物学的新发现是只在相关领域掀起波澜,毕竟不是人人关心太阳系的第八颗行星在哪里。

但经过了1833年霍乱调查事件,www.youxs.org。

www.youxs.org。

一年一度的泰晤士河牛剑船赛汇集欧洲各方游客。

圆圆橡胶敢于进行现场实验,利用赛后商品交流会,现场对布兰度新技术研制的橡胶制品进行性能测试。

模拟高温与酷寒天气,或加热或冷冻进行对照实验。

将生橡胶制品与硫化橡胶进行对比,让观众们亲眼见证两者的明显差异。

就这样,在1834年6月,借由两校船赛推广打响了圆圆橡胶占领市场的第一炮。

紧随其后,八月戏剧《秘密》开演。

P先生编

写了一出复仇剧。故事以十几年前的法国波旁王朝为背景。

小有资产的主角被诬陷与拿破仑党人往来,为了不被关入监狱,宁愿跳海自杀。

他没有死成,被孤岛上的一位隐士救活,还教导了他各种技能,又给了他一笔遗产。

主角更名换姓回到巴黎,开始向谋害他的人进行报复。

这部复仇大戏的剧情跌宕起伏,被观众们认为饱含丰富情感。

大众不知道的是,在圆圆橡胶公司决策会议上,布兰度提出搞这一出戏剧的初衷很单纯——以广告植入的方法做宣传。

像是主角穿了圆圆牌胶鞋,不会在烫到可以煎荷包蛋的马路留下鞋印。假如穿着以前的老款胶鞋,就经不起高温天的考验,难免留下胶痕。

又如主角驾驶的马车用上了圆圆牌轮胎,可以缓和车辆行径中的振动与冲击感。行车更快更稳,让主角更加顺利地追击仇敌。

这些广告植入绝不能显得刻意,需要丝滑到令观众自然而然地认同圆圆牌橡胶,着实考验编剧者的能力。

埃里克接下了这个任务。

他妙笔生花,不负众望地编写了《秘密》。还对参演的红月亮剧团做了演出指导,确保这一部戏剧在能备受好评的同时,还让圆圆橡胶品牌深入人心。

酒香也怕巷子深,广告是一定要搞的。

今年夏末,圆圆橡胶又用了另一种新的宣传手段,以史上第一张人物照片作为广告宣传照。

1826年,法国科学家约瑟夫·尼埃普斯利用朱迪亚沥青感光的特性,曝光八小时制作了世上第一张照片。

这种摄影术却很不实用,因为曝光时间过长,而且成像模糊。

尼埃普斯希望精进这一技术,但他在1833年不幸因病离世。

布兰度自从1834年投入圆圆橡胶的公司创建,一年到头非常忙。

哪怕她早半年申请了硫化橡胶专利,有执行力极强的经理人于连,又有靠谱的投资合伙人达西,但是公司初创期的事情总是一件接一件让人难得片刻休息。

从厂房选址、设备制造、原料进口到产品销售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把关。

在她脚不沾地的一年忙碌后,圆圆橡胶以迅猛势头在行业中站稳脚跟。

布兰度才有空闲去想用摄影术做宣传。

她对上辈子摄影历史的发展了解得不算详细。听过银板摄影要用到汞蒸汽,还有湿版摄影术用玻璃为底片,而价格上比银板法便宜许多。后来又发明出了使用胶片的干版摄影法。

原来,她希望在市面上找一找,是不是有只缺一口气就能投入实用的民用摄影技术。

想给发明者一把助力,即宣传圆圆橡胶,也让民用摄影术得以推广。

无奈的是自尼埃普斯去世,摄影术仍未有新一步的突破。

布兰度只能撸袖子自己上。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不选有毒的水银蒸汽去显形。

折腾了两个月,搞

出了湿版摄影术。极大缩短曝光时间,再也不要几小时,而只需短短几分钟成片。

这种新摄影法打开了实用型摄影术的大门。

布兰度对此申请专利,继而就宣布免费将此专利开放。

曾经她听过一句话,“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

摄影这一行很烧钱,在1835年也一样。

那就不是普通工人能负担得起的。集齐一套湿版摄影装备至少需要15英镑,会花掉普通劳工几个月的工资。

布兰度开放湿版摄影的专利,是为加快摄影术的传播。

与已有市场的橡胶业不同,实用摄影术刚刚兴起,要更多人参与其中才能将此市场迅速做大。

如此一来,十几年后拍照会成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届时再推出胶片摄影时有牟利的可能性。

那是后话。

眼下,第一张人像照片是圆圆橡胶产品的广告,它会被载入史册。

这波宣传的效果,以近一个月持续上涨的橡胶产品订单就可见一斑。

圆圆橡胶步入正轨,势如破竹发展之际,布兰度终于能稍稍松一口气,在9月1日搞一场搬迁新家后的朋友聚会。

早在去年夏天,齐普赛街222号的改建完工了。

时隔一年多才正式搬家,不全是为了房屋通风,而因为之前搞橡胶生产与销售推广,忙到没在这里歇脚。

今天终于能举办一场轻松聚会,只邀请了关系近亲且方便前来伦敦的朋友。除去名义上的“长期租客”埃里克,仅有于连、西格一家与达西、伊丽莎白。

宾利与简没能来,简怀孕八个月了,不必让她路上颠簸。

至于班纳特家的其他人,老班纳特夫妇说不参与年轻人的活动。另外三个妹妹都不在英国。

去年秋末,玛丽与植物学家豪普森结婚,两人是在科普书籍写作论坛上结识的。

今年初春,两人登上了海船,前往南美洲搞植物采集作为新婚旅行。

一十岁左右的凯瑟琳与莉迪亚,自从练习格斗术三年出师后,更坚定了不偏居一隅,要四处走走的想法。

赶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浪潮,姐妹俩成为热门旅游杂志的特邀撰稿人。以稿费聘请了专业保镖,带着报道工作任务,从今年年初开始欧洲深度游。

下午一点,西格携妻子波佩尔与十个月大的儿子,最早来到齐普赛街222号。

说起来,西格是杰克游学团内最早结婚的人。

1833年「真假神父剥皮案」后,西格去剑桥领了毕业证回到家乡约克郡,投身到当地医学院的创建中。

他发誓真的只是听父母的安排,在当年社交季结束前,随意地参加了一次舞会。

原本想得很好就是走一次过场,毕业不久就结婚完全不在计划中,但出乎意料的遇上了熟人杰西卡·波佩尔小姐。

杰西卡·波佩尔,法英混血,以前在法国南部生活,是《法兰西的浓情蜜意(

阴谋诡计)》杂志供稿人之一。

在1829年的剑桥年市案中,她以敏锐眼光察觉到让·杜邦的死亡真相与新闻报道有差异。

西格的母亲是法国人。

当年,西格在圣诞假期去法国外祖父家做客,顺势找上了波佩尔了解案情。

后来四年,两人没再见面,但断断续续保持书信往来,谈论一些社会案件情况。

波佩尔比西格大三岁。以时下世俗的眼光,女大男小的婚姻不多见。

西格却不在意世俗的看法,第一次与波佩尔的见面让他开窍了。

两人的关系很快更进一步,在1833年末结婚,1834年底迎来了新家庭成员小福尔摩斯先生。

西格见到布兰度,笑呵呵打招呼。

“班纳特,真是好久不见,你的风采更胜当年。来,瞧一瞧,这是你素未谋面的教子。我大胆猜测,你在百忙之中还记得他的名字。”

布兰度去年接到西格的来信,她同意了给小福尔摩斯做教父。

奈何太忙,真的抽不出时间去约克郡参加洗礼仪式,只能寄去一份礼物。

今天,是她第一次看到教子。

小福尔摩斯先生坐在婴儿车里,一点也不怕生。露出了他的四颗牙齿,在咿咿呀呀地笑。

布兰度也对小福尔摩斯笑了笑,又看向西格与波佩尔。

“我当然记得小家伙的名字「迈克罗夫特」。如果两位不介意的话,我给他准备了一份特别礼物——拍几张照片纪念他的幼年期。”

湿版摄影术问世不满三个月,想在市面上搞一套照相装备难度不低。

布兰度作为发明者,却有现成装备。今天不只给迈克罗夫特留影,也要拍一拍其他聚会者。

不过,给婴儿拍照是技术活。孩子无法似成人配合摆姿势,需要擅于抓拍的专业摄影师。

西格与波佩尔齐齐点头,“这份礼物很不错。”

于是,头竖一撮呆毛·迈克罗夫特·门牙尚未长全的可爱(黑历史)照片就此留了下来。!

推荐阅读:

安宁的古代生活 未来先知道 无敌中场 神级算命摊 娱乐大爆炸 变身之女侠时代 秘爱豪门小太太 娱乐:成为首富后,却喜当爹? 王爷今天弯了吗?[重生] 混沌折剑录 梦回大明冬 信使下岗再就业[无限] 离婚后,被退婚的美女总裁找上门 逆徒 特种兵之我不是兵王 罗布泊的呼唤:梦回楼兰 长嘴小反派的亲妈[七零] 褚痕芒果街的豆丁 秦轩姬盈月朝兮 临世剑修 我在四爷后院背了首诗(清穿) 我有一口镇世钟我有一口镇世钟 近身全职高手 调教大唐 宋檀记事荆棘之歌 鬼纨绔 一个剑客的江湖 伴生虫姬 渣男从良记 山海御剑录 佳偶甜橙 绝版男神(娱乐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